【驻村体会】从基层扬帆 行向新征程——铜仁市委党校选调生秦超
作者:
图:
来源:组织人事处
时间:2023-12-01
时光荏苒,转眼间成为选调生已两年有余,两年的驻村生活也已经结束。如今,在五里桥村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仍常常浮上心头,在基层一线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摸爬滚打中不断淬炼、成长的经历更让我倍感珍惜,学会了如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践行一名选调生的初心与使命。
入户走访
以真心破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想起初到田坪镇五里桥村时,因为人生地不熟,面对村干部和村民总是感到些许忐忑与局促,还由于听不懂、不会讲当地方言,闹了不少笑话,但大家对我总是很包容、很关心,这让我愈发下定决心要写好这篇与以往不大一样的新“论文”。然而,农村的舞台大、人口多、事情杂,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处理方式欠妥,我在驻村初期常常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我想起老师们在选调生动员大会上的殷殷嘱托,要秉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责任担当,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誓言。我意识到,组织上将我选派到五里桥村任职是信任,是肯定,也是培养;我只有沉下心来,不断加强学习,积累充实自我,克服现实困难,才能更好扎根基层、为民服务。没有经验,我就从最基础的事开始做,从处理日常村务工作开始,向前辈学真知,向群众取真经。通过向村干部、学长学姐请教,我逐渐认识到,农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正扑下身子、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用自己的真心换真心。
找准了自身定位,工作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意,我跟着村干部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与每一位村民用心交谈,详细了解每一户脱贫户、监测户的家庭情况。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困难群众走访、铁路护路巡查、森林防火值守、抗旱救灾、疫情防控一线都活跃着我的身影。很快,我就在大家的帮助下与村民们熟络起来,他们的名字不再是户籍信息表上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而是变成了一位位亲切的刘哥、陈叔和杨嬢。在一项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渐渐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新的感受,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了更多感情,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五里桥人,对青年选调生的使命担当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帮助村民
以慎笃解难,从细微处守护民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过去两年,颇为不易,大到抗旱救灾、疫情防控,小到邻里纠纷、反诈宣传,桩桩件件都关乎民生。使命在肩,责任在前,只有在工作中慎思笃行,才能真正解民忧、护民心。
2022年6月开始,由于连续高温,降雨少、蒸发大,五里桥村遭遇历史罕见的气象干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我主动放弃休假,“5+2”“白+黑”始终坚守岗位,全力做好五里桥村的抗旱救灾工作。旱灾发生时,正值水稻灌浆的关键时期,我们几乎每日都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受灾情况,积极与党委政府、联建部门沟通协调抗旱物资、经费,利用各种灌溉方式为农作物及时补水,最大程度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我还和村干部一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体系,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灾情排查与抗旱自救,对辖区内的独居老人、困难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了逐一走访,及时落实应急处置,保证了旱灾期间的人畜饮水安全。
过去两年,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复杂、充满挑战。到村以后,我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最前沿,靠前担当、积极作为,协助村两委做好信息摸排、电话随访、台账汇总、卡点值守等工作,共同筑牢五里桥村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今年1月8日,面临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连夜梳理出了辖区重点人群名单,清晨驱车前往镇政府领取物资后,立即分片区开展发放工作,秉着“一户不漏”的原则,当日上午就将所有健康包及时、准确发放到位,有效解决了重点人群缺医少药的问题。后续,我们还及时完成了预防中药包和健康小药包发放。通过拉网式的物资发放与一次次的上门服务,我们较为准确、全面地掌握了辖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情况,不仅普及了用药常识和个人防护知识,有效缓解了群众用药难题及焦虑情绪,也把“保健康、防重症”落到了实处,真正践行了选调生坚持人民至上,为民纾难解困的奋斗初心。
排忧解难
以萤火为灯,交出基层青年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浙江工作期间常说:“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两年时光转瞬即逝,在五里桥村,我不仅看到了老村干、老党员的坚守和担当,感受到了村民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见证了五里桥村“坝区”引领产业兴,道路沟渠换新颜;也在这里完成了由一名研究生到选调生的身份转换。
作为一名新五里桥人,今年开始,我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村情民意,希望能在余下的驻村时光中多发挥一些价值,多贡献一份力量,在临别之际做萤火,为来路添一盏微灯。五里桥村在全镇属于较大的村,涉及脱贫户、监测户户数多,信息量非常大,由于没有派驻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帮扶干部调整也十分频繁,新同事常常难以迅速掌握他们的近况,导致帮扶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今年来,我和村干部一遍遍上门、一页页记录,通过建立村级信息库,逐步将每一户脱贫户、监测户的情况的都记录在册、及时更新,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帮扶干部一道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由于林区众多,五里桥村过去仅靠不定期巡护,森林火灾时有发生。为降低林区火灾隐患,提升森林防灭火应急水平,今年春节后,我和村干部制定方案,组建成立了村级森林防火应急队,将清山护林与巡逻值守制度化、常态化。3月9日,我们还在黄猫岭林区开展了森林防火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和提升了防火应急队的实战能力。清明期间,黄猫岭与长岭交界处,发生了一起因祭扫用火不慎引起的山火。在得知情况后,我们立即赶赴起火点,组织应急队10余人奋力扑救。由于组织得力、扑救及时,仅一个小时就将现场十余处明火扑灭,充分发挥了村级森林防火应急队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一名青年选调生,一名党校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将以基层经历为起点,以永远在路上赶考的姿态,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实践中,让青春在伟大事业中绽放光彩。
审核:胡林 责任编辑:龙丽红
上一篇: 【驻村体会】于平凡处见初心 ——铜仁市委党校选调生刘慧校(院、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