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校院要闻/正文

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时玉宝:充分发挥基本培训对干部教育的牵引作用

作者:

图:

来源:贵州党建云

时间:2025-07-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基本培训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的培训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的关键之举,是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党校最重要的、必须要完成的培训任务。全面推开基本培训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加强党员干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的有效路径,深刻把握基本培训的内涵要义、健全完善基本培训的内容体系、强化市级统筹协调、紧密结合组织生活、全面强化组织保障,从而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锻造过硬党员队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把握内涵要义,切实增强抓好基本培训的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深刻阐明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我们要从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基本培训的重大意义,精准把握基本培训的内涵要义、实践要求,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开展基本培训是建设执政骨干队伍的迫切需要。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当前,贵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贵州的使命任务,努力在多重目标中做到科学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实现有效突破,对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抓好基本培训,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提升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

开展基本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理念的重要变革。基本培训理念的提出,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基本培训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也不同于以往根据培训资源确定培训规模、“有什么教什么”“会什么讲什么”的培训方式,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应训尽训的原则,组织开展受益面更大、体系更完善、覆盖面更广的教育培训。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摸清各级应训的党员干部底数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硬件设施、课程、师资等情况,认真做好需求测算,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班次、设置培训课程,促进供需精准匹配。

开展基本培训是系统提升培训质效的有力抓手。基本培训是一项需要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主体协同的系统工程。开展好基本培训的着力点,是明确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推动培训对象更加全面、培训内容更加聚焦、培训方式更加有效、培训学制更加科学、培训周期更加合理,进而实现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把基本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谋划和推进,加强上下联动,注重协同发力,着力健全完善与基本培训相适应的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牵引带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二、健全完善内容体系,全面提升基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努力使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为我们开展基本培训明晰了内容上的要求。培训内容是基本培训最核心的要素支撑,事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开展好基本培训,要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提高政治能力为关键,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重点,一体推进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推动基本培训内容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培训质量全面提升。

坚持把理论教育作为根本,在更加系统深入上下功夫。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各类基本培训班次的主课必修课和“开班第一课”,对照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科学设置“总论+分论+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研读经典著作、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分级分类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坚持把党性教育作为核心,在更加触及灵魂上下功夫。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不仅要按照有关比例要求,在基本培训班次中安排党性教育内容,还要专门开设党性教育基本培训班次,开展全周期全链条系统性的党性教育。围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党风廉政等重点内容,科学构建基础理论、现场教学、党性分析、制定党性锻炼计划等教学单元,确保课堂教学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50%,推动党性教育更加深刻、入脑入心,使党员干部在“情”与“理”的共同作用中深化认识、增强党性。同时,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并用好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点),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坚持把履职能力培训作为关键,在更加精准高效上下功夫。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党员干部岗位职责需要,分领域分专题开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商环境改善提升、“富矿精开”等方面的培训,注重邀请领导干部、专家人才、先进典型授课,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履职能力。同时,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知识培训,帮助党员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

三、强化市级统筹协调,全面提升县级党校基本培训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县两级党校大约承担了90%以上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是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力军”,“对基础薄弱、办学条件差的县级党校不能轻言撤并,可以走加挂市级党校分校牌子、整合资源的路子,多措并举”。开展基本培训,县级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以市(州)为单位建立基本培训统筹协调机制,是克服部分县级党校教学资源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有力举措,能够帮助县级党校圆满完成基本培训任务,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夯实基本培训的基础保障。

在课程体系上强化统筹,精心打造优质课程。统筹制定市县两级党校基本培训课程清单及课程开发计划,明确市级党校重点开发理论教育总论和分论课程、党性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县级党校重点开发结合本地实际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特色课程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程,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特色鲜明、满足基本培训需要的课程库。每年组织开展全省好课程推荐评审,通过明确细分专题、教师集体备课、组织专家打磨等方式提升课程质量。

在师资队伍上强化统筹,着力锻造过硬队伍。由市级统筹本地区党校教师力量,根据县级党校基本培训计划和课程开发储备情况,统筹制定教师调配计划。深入实施名师工程,按照“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模式组建名师工作室,将市县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纳入名师工作室培养,明确名师工作室定点联系县级党校、现场教学点等。常态化举办师资培训班,完善专职教师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制度,开展全省党校系统“名家讲名课”“冬季大练兵”等活动,全方位建强党校师资队伍。

在培训任务上强化统筹,确保实现应训尽训。市级党校每年年初对县级党校年度基本培训计划进行统筹把关,每半年开展1次跟踪调度,每年年底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分类推进县级党校建设,督促指导不具备独立办学条件的县级党校2025年内完成整改;对因软硬件条件差距较大、暂无法完成基本培训任务的县级党校,由市级党校统筹承担其基本班次的培训任务。

四、紧密结合组织生活,抓好村(社区)党员干部常态化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要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特点,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基本培训是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的集中的、有组织的学习培训,但由于基层培训资源有限,村(社区)党员干部参加培训机会较少。针对这一情况,贵州探索建立村(社区)党员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由省级统筹谋划、市县协调指导、乡镇(街道)落实、村(社区)党支部组织实施,与党支部“三会一课”有机结合,组织开展常态化培训,既显著增加了基层优质培训资源供给,又有力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依托视频授课方式,推动优质培训资源直达基层。聚焦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层党建等主题,省级层面统筹制定全省村(社区)党员干部常态化培训课程参考清单,细化年度培训计划,每季度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组织开展1次贯通到村(社区)党支部的视频授课。

结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动村(社区)党组织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每季度开展视频授课前,乡镇(街道)党(工)委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党支部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就如何有效组织开展视频学习进行认真研究、安排。开展视频授课时,各村(社区)党支部按照组织党员上党课的有关规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参加视频学习;对因故不能参加直播授课的,通过网络学习等方式组织补学。视频授课结束后2周内,各村(社区)通过党支部党员大会或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干部围绕视频授课内容开展交流讨论。通过常态化培训,推动村(社区)党支部经常、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既提升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质效,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打造精品课程课件,确保常态化培训务实有效。充分考虑村(社区)党员干部的特点和需求,紧扣中心大局确定培训主题,不拘一格优选师资,注重邀请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名师、专家学者、各领域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导干部等开发贴近基层、务实管用的课程,组织授课教师团队蹲点调研、集中备课,开展多轮试讲试听,不断在课件制作、讲稿打磨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村(社区)党员干部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有共鸣。

五、全面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基本培训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基本培训涉及面广,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多,要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扛好扛牢责任,加强研究部署,把准目标要求,不折不扣推动基本培训任务落实。

抓好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基本培训工作主体责任,将其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加强工作指导,定期开展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统筹协调落实机制,严格落实干部调训计划,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党员参训,同时采取工作调度、专题调研、专项评估等方式,加强对基本培训工作的督促指导、跟踪问效。

以制度建设提升培训效能。根据中组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展基本培训的有关部署要求,督促指导全省各地各部门立足完成基本培训任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党员组织关系,对应训人数、学时数量和培训机构承载量等进行评估测算,科学制定基本培训计划并抓好落实。聚焦基本培训全流程、全环节,健全完善需求调研、课程开发、教学管理、考核评估和动态优化等机制,不断提升基本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把严明学风学纪作为重要保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以理服人、注重解疑释惑,组织学员参与重大现实问题调研,积极探索训后跟踪评估机制,促进知行合一,提升学习实效。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严肃培训纪律,加强学员和教师管理,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对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并及时通报、以案示警,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大兴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