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历史沿革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中共铜仁地委、铜仁专员公署在玉屏筹建贵州省铜仁专员公署革命干部学校。1950年1月干校随地委、专署迁铜仁,1952年改名为中共铜仁地委党校。此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几易其名,两次停办,数次迁址,最终于1974年冬定址水晶阁。1981年8月中共铜仁地委初级党校复更名为中共铜仁地委党校。1983年,党校教育开始转入正规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99年5月地委党校挂牌成立铜仁行政学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2011年10月,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中共铜仁地委党校更名为中共铜仁市委党校。


创建时期(1949年11月—1956年4月)

       

1949年11月,地委、专署开始筹建贵州省铜仁专员公署革命干部学校,首任专员王立然兼任校长。

1950年1月,干校随地委、专署从玉屏迁到铜仁,选址在解放前的联立中学(原地区司法局所在地),正式开始办学。

1951年8月,地委、专署决定大规模培训干部。

1952年6月,地委决定将专署革命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共铜仁地委党校。

1953年2月,党校复改成干校,校址迁往铜仁中南门孔庙(原地区法院院内)。  

1954年5月,原附设在铜仁师范学校,后迁铜仁五显庙的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与干校合并,统称铜仁专区干部学校。

         

发展时期(1956年5月-1966年4月)

   

1956年5月,地委决定将专署革命干部学校分为文化班和理论班,后分别命名为专区干部文化学校和地委初级党校。理论班留驻铜仁中南门,正式命名为中共铜仁地委初级党校。文化班迁卜口,正式命名为铜仁专区干部文化学校。  

1958年9月,干部文化学校撤销,教职工并入地委初级党校。1958年12月底,铜仁、江口、玉屏三县合并为铜仁县,三县合并后,地委党校从铜仁中南门迁往玉屏。1958年底,上级指示所有党校、干校学员,一律回原单位搞“大跃进”,党校暂停办学。

1960年,为发展生产渡难关,党校再次暂时停止办学。

1961年8月,铜仁大县复析分为铜仁、江口、玉屏三县。

1961年10月,党校迁回铜仁,安置在罗查原化肥厂内。

1962年秋,地委决定把地委新大楼(现卫校所在地)划给党校。

1965年,地委决定将党校校舍移交卫校,党校搬到桐梓巷原农校旧址。

      

停办和恢复时期(1966年5月-1982年12月)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导致1966年至1973年期间初级党校干部培训基本处于停办状态。

1968年9月,党校搬进龙井巷印刷厂旧址(原无一线电厂内),党校干部进入大兴“五·七”干校边学习边劳动,“学习班”“五·七”干校的培训方式代替了党校教育。

1970年,党校解体,财务并到了地革委行政科,图书资料及家具设备调拨外单位,仅有的几间房子划归无线电厂,干部也先后全部调离。  

1973年4月,地委决定恢复党校。

1974年冬,地委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党校定址水晶阁。

1975年年1月,党校正式搬迁至水晶阁。1975年底,党校干部、工人在册人数22人。

1978年12月,地委第一书记魏立政兼任校长。

1981年8月8日,中共铜仁地委初级党校更名为中共铜仁地委党校,黎启华任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            


稳步发展时期(1983年1月-2005年12月)

     

1983年起,党校教育转入正规化教育阶段,即由短期干部培训为主转入两年制及以上的长期干部培训为主阶段。1983年12月,原铜仁师范专科学校校长李振人调任地委党校校长。

1984年10月,松桃县委书记周盛业调任校党委副书记,王文高任副校长。

1988年1月,王文高任校长。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程豫明调任校党委书记。

1989年4月,党校创办内刊《铜仁党校论坛》。1989年12月19,程豫明调任地直机关委员会书记,王文高任校党委书记。

1990年12月,地委副书记余士良兼任校长;王文高任常务副校长、校党委书记,主持工作。

1991年2月,《铜仁党校论坛》更名为《铜仁论坛》。

1992年2月,地委副书记刘东平兼任校长。

1994年3月,陈庸谋任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正县级)。

1998年7月,地委副书记邓成庆兼任党校校长,校领导班子成员为:陈庸谋、冯明文、滕树坤、杨光海。

1999年2月,地委研究同意建立铜仁行政学院,与地委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

1999年3月,地委副书记、常务副专员戴振华兼任行政学院院长,地区人事局局长李志强、地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庸谋兼任副院长。 

2001年10月22日,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勾靖宇调任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2003年3月6日,经省新闻出版局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处批准,同意主办内刊《铜仁地委党校学报》。

2003年12月,开工新建学员公寓楼、报告厅。

   

正规化办学时期(2006年1月-2011年12月)


2006年6月,地委副书记季森兼任校长。

2006年9月,沿河自治县委副书记安平调任校党委委员、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行政学院副院长。

2007年4月,安平任校(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副院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安平、冯明文、杨光海、侯长青、任敬廷。

2007年6月,地委委员、地委组织部部长雷甘霖兼任校长。

2007年7月,承办全省党校系统第八届职工运动会。

2008年5月,成立铜仁地区区情研究会。

2009年,开展大专体制评估迎检工作。

2011年2月23日,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会议纪要》(十届[2010]第39号)精神,中共铜仁地委党校为大专体制,副厅级机构规格。

    

高质量发展办学时期(2012年1月-2022年12月)


2012年2月8日,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成立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委员会,不再保留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委员会。

2012年3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建兼任行政学院院长。

2012年6月,安平任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常务副院长)(副厅长级)。同月市编委批准设立铜仁市社会主义学院。

2015年3月,市总工会同意成立市委党校工会委员会。同月“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学报”更名为“知行铜仁”。

2015年5月,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陈代军兼任市委党校校长。

2015年7月,领导班子成员为:安平、任敬廷、刘静、张月勇、肖娟、谢辉。同月承办全省党校系统第十一届职工运动会。

2015年9月,市纪委同意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纪委设置委员5名,在校(院)设置监察室。

2017年9月,市委决定党校过渡搬迁至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办学。

2021年10月,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赵继红兼任市委党校校长。

2022年1月,党校由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迁回水晶阁,开启了党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